[中国教育报]“既然请进来,就要让他们快乐”

中国科大为“国家创新人才计划”等创设事业舞台,一年多共吸引百余名高层次人才加盟

通讯员 杨保国 本报记者 储召生

 

 从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归来的秦宏教授,近日与图书馆VIP签署协议,作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加盟中国科大。作为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一年多来,中国科大荐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中,有15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目前,该校拥有国家“国家创新人才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1人(不重复计算),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个,中科院创新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

 

 地处中部城市合肥,物质条件和待遇并不占多少优势,中国科大是靠什么吸引了这些拔尖人才?

 

“科大的条件未必最好,但他们说到做到”

 

 今年42岁的秦宏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核聚变研究。他曾获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回国前任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在美国已颇有建树的秦宏,夫人在华为美国研究院工作,生活优裕,为什么还要到中国科大来?

 

 “我的研究领域是核聚变,在这方面国内实力最强的高校是中国科大。同时,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在合肥,也是国内该领域实力最强的科研机构,所以我选择了科大。”秦宏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上一直与科大有密切合作,“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启动后,科大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跟他联系,他预感到国内核聚变研究的黄金期即将到来,想回来为国家做点事情。

 

 另外,学校上下的态度也是秦宏决定加盟中国科大的重要原因。“虽然科大的条件未必最好,但校领导很真诚,只要答应的事情,件件都落实到位。”秦宏说,他办公室所在的新大楼,本来是给校机关办公用的,但为了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就让给了院系,1至5层是中科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校机关还设在上世纪80年代建的、很陈旧的办公楼,这使他很感动。“连我家的新房装修,都是由人事部门在牵头张罗。”秦宏说。

 

 “校领导真心实意支持信息学科的发展,这是我本人作出回国决定的重要原因。”今年3月回到母校的李卫平是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对图像及视频编码算法、标准及实现有突出贡献,现在出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卫平说,家里老人、孩子都在美国,爱人在硅谷有自己的事业,作出回国的决定确实很难。“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实施后,科大校友、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陈长汶跟他联系,但李卫平当时并没有打算全职回来。去年,科大请他出席60周年国庆观礼,深受感动。之后,李卫平多次到科大访问,与校领导、老师们交流思想,感受到学校办好信息学院的迫切愿望和决心。

 

 李卫平笑言,作出最后的决定,没有夫人的支持是不行的。去年10月,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率团到美国招聘人才,访问硅谷。李卫平夫人也是科大的校友,一帮同学聚会,激起了她对母校的美好回忆,回家后就支持李卫平回科大工作。

 

 据中国科大人事师资处处长褚家如介绍,去年10月底和今年6月初,侯建国校长和窦贤康副校长两次率代表团访美,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招待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科大在海内外学术声誉好,大批优秀校友在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为母校牵线搭桥,为引进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科大态度真诚,重承诺,在职称、住房、待遇等方面,说到做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年多来,引进了以国家“国家创新人才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为代表的123名高层次人才。他们到科大工作,更看重的是事业和学术氛围。

 

 “首先要有舞台,不能为引进而引进”

 

 花了很大气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会不会“水土不服”?能不能与原来的教师和谐共处?这是不少人担心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科大还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褚家如说,首先,学校尽一切努力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对基础理论学科的人才,创造宽松的环境,例如到国内外开展学术交流,或者请人来讲学、研讨,都来去自由,不设僵化的条条框框,并提供充足的启动经费。对于需要实验条件的,学校有五大公共实验中心,使用方便,专业所需的特殊平台,学校也尽力帮助他们建立。
其次,在生活方面,虽然科大的待遇不是最好的,但学校尽力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待遇,使他们能够体面地生活,并做好相关服务。“学术优先是科大的精神和传统,为学术服务、为师生服务是学校上下的共识。”褚家如说,比如,学校在住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在“科大花园”预留了300套住房,多数面积在150-200平方米,用于人才引进。此外,不搞那种“记工分式”的考核管理,学校相信他们会把学术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总之,为他们创造一种符合学术人才需要的宽松、和谐、受尊重的环境。”

 

 在如何使引进人才与原有的人才和谐共处方面,中国科大的做法是,先要确保引进的人才是高水平的,评价体系公正、公平、公开。科大引进的拔尖人才,多半与学校有多年的交流合作,相互了解,大家比较认可。另外,对于引进的拔尖人才,在制度化薪酬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的薪酬,超出部分另外筹款解决,不从正常事业费中列支,不影响其他教师的待遇。

 

 “引进高层次人才,一定要结合实际,首先要有舞台,不能为引进而引进。”刘万东说,科大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缺少领军人物,2008年年底,赵政国教授作为“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引进后,积极整合资源,凝聚学科方向和队伍,组建了“粒子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在国内该领域的影响和作用得到了很大提升。

 

 李卫平回母校工作已经6个多月了,每天都十分忙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科大的学术氛围和服务意识很满意,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为科大信息学科的发展作出贡献,以优良的业绩回馈母校的信任,“要对得起我们的待遇,要做得更好。”

 

 引进人才中的非科大校友的工作状况又如何?“我感到科大的老师为人实在、淳朴,专心做研究,容易相处。”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毕国强教授说,他本打算回国到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的。回国前到科大访问,与生命学院的教授们交谈,感觉很好。“尤其是交叉学科很有特色,这正是我期望开展的领域,因此吸引了我。”2007年,毕国强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来到中国科大,被聘为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他到校后组建了神经物理学研究室,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多学科研究体系。去年,他还被聘为中国科大校友新创基金会首批“新创讲席教授”。

 

 像毕国强这样从海外引进的非科大校友还有许多,他们与科大老师相处得很融洽。“既然请他们来,就要尽力让他们快乐。”侯建国说。

 

 “不搞论资排辈,只看学术水平”

 

 近日,杨周旺副教授将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业与系统工程系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杨周旺的专业领域是应用数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该学科连续20年在美国排名第一。杨周旺说,在美一年生活、学习等费用大约20万元,都由学校承担。美方导师是科大数学系执行主任陈发来教授帮助联系的,这样在选题、时间等方面不受对方限制,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其实我负责的学科点人手紧缺,但为了未来的发展,系里还是支持我赴美。”

 

 这得益于中国科大去年出台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学校设立专项基金,计划在未来5年内,每年选拔25名左右有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研修。作为单位公派,教师出国研修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和一次往返的差旅费都由学校承担。

 

 近年来,中国科大将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2009年,在现有教师岗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基础上,增设了“特任教授”、“特任研究员”和“特任副教授”、“特任副研究员”岗位。前者是为了吸引海内外优秀的青年人才,并稳定在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充分调动他们在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和培养研究生等方面的积极性。获聘人员享受校内教授、研究员同等待遇,可参加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届满评审合格者,推荐到学校岗位聘任委员会,申请相应的常规专业技术岗位。后者是聘任博士后在站期满且愿意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目的是储备高水平的后备力量。获聘人员的工资和岗位津贴等待遇,比照同类同条件人员标准执行。

 

 此外,中国科大每年将拿出2000万元,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正在考虑从研究生中选拔好苗子,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完成博士学位,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骨干培养。“学校特别重视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为20年后的发展考虑,校领导两次率团到美国招聘人才,都很强调这一点。”褚家如说,科大比较年轻,没有什么历史包袱,不搞论资排辈,只看学术水平,许多优秀的年轻人愿意来,最近几年招聘的人才,年轻人占很大比例。

 

 “科大的环境比较自由宽松,我回来就是想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自由地飞。”从哈佛大学引进的年轻的“百人计划”教授梁海弋说,他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5年,学到了很多,回国后越发感到科大是一个不错的舞台。

 


“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大从美国米西根大学引进的赵政国教授(左一)

在探测器实验室指导学生

 

                  中国教育报 2010年9月13日6版头条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0-09/13/node_7.htm

友情链接: 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文本搜索:
版权所有:图书馆VIP人力资源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230026) 联系电话:+86-551-63607769 邮箱:job@ustc.tsg211.com